他们是如何得知某一条“微电影”的?为何点击这些“微电影”?有没有真实的宣传反馈?
在视频网站和主流网站视频播放平台,视频出现在网站首页,都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有网站的推广就别想排前出现。
一般网民的点击行为,和网站的视频在“首页中位置”和“网站的推广”有很大的关系,与网民的客观主动性没有太大
的关系,就是说,网民并不为某特定的“微电影”而进来点击,这种“点击”应该被归纳为“被动的点击行为”。
可以观察到,特定的一条“微电影”的所谓“热播”和“点击率”,都是人为操控的结果,与网站和播放平台的推广有
直接关系,这并非是网络世界的自然生态现象。
以“微博”作为“微电影”在视频网站播放的宣传前站,利用部份大V和网络水军进行病毒式传播,以吸引网民前往点击
,是一种常态,同时也显示出了“微电影”播放平台的宣传软肋:远远没有成为网民生活的一部分,缺乏忠实观众,只能使
用煽动。
主动前往的网民们,恐怕更多的是,在闲时找视频网站观看免费的电影而不是观看“微电影”。当然,主动转发、传播
视频的网民也不少,问题是哪一类网民传播了哪一类视频?
统一的传销式、电视购物式的“微电影”宣传,让“微博”成为了路边的电线杆。这也是中国网络的一大特色。
曾有某“微电影”高调使用广告牌、报纸、电视台进行宣传,以号召更多的人观看。“网络新营销模式”使用传统媒体
“广告”来助推,这样的“微电影”也就活得太累了。
网络很多文章援引案例,强调“微电影”网络营销宣传“针对性强,制作成本低,点击率高,宣传效果确实很好,比电
影植入广告、随片广告、电视广告效益性价比高好多”的优势。
除了主观的阐述外,偏偏没人以准确、量化的数据和事实说明效果到底如何好,到底哪一方面“好”了,这“微电影宣
传效果好”的结论就缺乏了最重要的支持。
除了说网络宣传如何强大和一揽子网络宣传解决方案让企业投钱放心外,哪一个网站、广告公司可以真实诚恳地谈谈网
络视频营销到底有什么弊端和短处?
如果没有实质性的销售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即使视频网站维持专业的立场、整个网络合共高达几十万、几百万的“点
击率”没有丁点的水份,又能代表什么?只等于是为视频网站输送“片源”,如此而已。
企业如果依据网民的留言数量来判定已经接受了特定宣传信息的观众数量,恐怕会是一厢情愿:
1.观看了“微电影”的网民们到底在说些什么?
2.他们关注了什么?
3.有否大面积提及企业品牌或产品?
4.留言的网民中有多少是“网络水军”?
企业如果要做网络宣传,当然要了解网络。“点击率”和“留言”游戏,是中国网络的“典藏”,正如网铺之间彼此互
换好评之类的潜规则,一天敲一两万“点击”、打一两千你想要的“评价”出来也是小事。
撇开阴谋论,关注情节、演员、制作的这类评论,不应属于效果评估数据采纳的范围。“点击”、“评论了这微电影”
和“谁受到什么教育”、“谁注意了品牌产品”是不同意义的问题。
由此而言,一条“微电影”的“点击率”、网民“留言”依然不等于真实的宣传效应,笼统地以此计算企业宣传信息的
到达率非常不到位。
缺乏真正的“针对性”,反而是网络营销的一大障碍,同样是“微电影”商业宣传的死穴。